蚕为什么吐丝?蚕是一种变态动物,吐丝是为了在变态时保护自己

我给小孩子买了一百只小蚕宝宝喂着玩。

没想到,喂了一段时间,就长得很大,至少是蚕小时候的几十倍,而且食量惊人,一次要摘一大塑料袋桑叶才够吃。据说,蚕宝宝浑身透明的时候,就快要吐丝了。我心中十分好奇,蚕为什么会吐丝呢?

原来,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动物。

呵呵,这里的变态,是指,蚕宝宝在不同生命阶段有不同形态,在变态的关键阶段都非常脆弱。这个时候,蚕吐丝结茧的行为,将自身包围在致密的茧壳当中,既可以躲避天敌保护自己,又可以放心地在蚕茧里变成蚕蛹,并让蚕蛹体内的器官转变成蚕蛾的形态,最终羽化成蚕蛾。

同时,在蚕的身体内部,因为在幼虫阶段,吃下了大量桑叶,而桑叶本身含有各种氨基酸。蚕体内的氨基酸过多,会让蚕中毒。所以,蚕吐丝,是自我解毒的一种方式。

上面这两条是蚕吐丝的目的。

那么,蚕是这么做到吐丝的呢?

展开全文

原来,在幼蚕的身体里有一套完整的生产蚕丝的系统叫作丝腺体,它与储藏丝液的袋装囊相通,下面连着吐丝泡,就像泡泡机会吐泡泡那样,吐丝泡会吐出又细又长的蚕丝,宛如一台“天然纺织机”。

在蚕吐丝的过程中, 它们的头总是时而抬高,时而垂下,头部的肌肉会随着它们头部的运动而不停地伸缩,这样就可以将丝腺体中的丝液抽压出来,丝液接触到空气之后, 就会形成细细长长且光滑的蚕丝。

蚕吐出来的丝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会形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8”字形,所以蚕结出的茧看起来很像一颗饱满 的花生。蚕就是这样重复地吐丝结茧,当它们在茧中将丝液吐尽之后,就 会静静地待上一段时间,等到蚕宝宝蜕去身上那层满是褶皱的旧皮后,就变成了 胖乎乎的黄褐色的蚕蝻,不久它们就会像蝴蝶那样化蛹变蛾,变成带有翅膀的蚕蛾,挣破那层自缚的丝茧,重新获得自由,“作茧自缚”的成语就由 此而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