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南国晨峰,(https://xueqiu.com/9320085826/325691795)
联想控股(Legend Holdings)拥有广泛多元的投资组合,涵盖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两大板块。战略投资板块中,公司控股或参股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领域横跨IT、金融服务、先进制造、农业食品等 。主要核心企业包括:
• IT科技:控股联想集团(0992.HK),全球最大的PC厂商,并积极布局服务器、云服务、AI计算等领域。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企业IT服务等市场保持领导地位 。
• 先进制造与材料:控股联泓新科(Levima Advanced Materials,003022.SZ),专注新材料和化工领域;参股富瀚微电子(300613.SZ)等高科技制造企业 。
• 金融服务:拥有卢森堡国际银行(Banque Internationale à Luxembourg)约90%股权,是卢森堡历史最悠久的私行之一,以及参股汉口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 。
• 农业与食品:控股佳沃集团(旗下佳沃食品300268.SZ等),布局高端水果和优质蛋白全产业链,包括中国最大水果供应链企业鑫荣懋、智利三文鱼公司Australis等 。截至2023年底,联想控股持有佳沃集团约77.8%的股权 。
在财务投资板块,联想控股通过旗下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广泛布局新兴产业。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联想之星等基金累计投资了数百家企业,重点聚焦TMT、医疗健康、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 。截至2023年底,君联资本已有110家被投企业成功IPO上市 。联想之星作为天使投资平台,管理11支基金(规模近50亿元),在管项目近60个,其中超过20个在2023年完成新投资,涵盖大模型、芯片、生物医药等尖端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公司在AI全产业链布局相关企业已超200家,覆盖“基础层-技术层-模型层-平台层-应用层”完整生态,是国内少有的全栈式布局者 。这一庞大的投资版图使联想控股在多个行业赛道上均握有重要权益,为公司分散风险、捕捉成长机遇奠定了基础 。
最新公允价值评估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联想控股对其投资组合进行了公允价值重估,反映在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9.36亿元人民币(2023年度) 。也就是说,2023年公司因部分被投资产价值下滑而计提了将近50亿元的公允价值损失,相比2022年约43.62亿元的公允价值损失有所扩大 。这些减值主要来自产业孵化与投资板块的少数股权投资和基金投资组合,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显著 。公允价值的下调直接拖累了公司当期盈利,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转负(详见下文) 。从资产评估角度来看,截至2023年末公司主要资产的公允价值保持在较高水平。例如,北京融科资讯中心等投资性物业公允价值约为117亿元人民币 。对于上市子公司权益,联想控股采用权益法或市值计价:联想集团、联泓新科、佳沃食品等上市投资的市值在报告期内有所波动,其中联想集团股价在2023年曾低迷但于2024年初显著回升 。未上市核心资产如卢森堡国际银行,仍以收购成本及净资产收益来评估其价值。管理层强调,公司整体的净资产账面值依然远高于当前市值,股权价值存在低估。联想控股也在积极推动优质子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价值重估:截至2023年底已推动113家被投企业上市,未来将继续通过IPO或股权转让来释放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 。
整体投资表现
业绩概览:受宏观环境和公允价值下调影响,联想控股近期盈利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4,360.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0.8%,归母净利润亏损约人民币3.87亿元 。若计入少数股东损益,合并净利润仍为正,约6.30亿元人民币 。基本每股收益为-1.65元,较2022年0.50元的正收益大幅下滑 。这标志着公司由2022年盈利11.7亿元人民币转为亏损,出现了显著的业绩反转 。主要原因在于:联想集团、联泓新科等核心子公司盈利下滑叠加佳沃食品巨额亏损,使产业运营板块对利润的贡献下降;同时孵化投资板块受到二级市场低迷拖累,公允价值损失扩大,投资业务出现亏损 。
细分板块表现:*产业运营板块在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0.6亿元,较上年下降36% 。其中,IT业务联想集团尽管营收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依然盈利并贡献了板块约38%的净利(2023年上半年数据) 。先进制造板块的联泓新科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保持行业领先,但受化工景气下行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下滑80%至1.25亿元 。金融板块方面,卢森堡国际银行逆势创下近十年最佳业绩,2023年收入人民币61.27亿元,同比大增34%,成为盈利亮点 。农业食品板块分化明显:佳沃集团水果业务量利齐升,营收同比增长21%,但其子公司佳沃食品因海外三文鱼业务饲料成本飙升、利息负担加重,全年巨额亏损,拖累佳沃集团全年归母净亏损4.48亿元 。孵化与投资板块方面,联想之星、君联、弘毅等基金投资组合在二级市场低迷下公允价值缩水,2023年该板块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并出现亏损 。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当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近50亿元 ,直接导致投资板块经营亏损。
历史回报与股东价值:尽管短期业绩波动,联想控股长期投资回报在部分领域仍保持稳健。联想集团近年来持续向股东分红,并带动联想控股获得现金回报。同时,君联资本等通过项目退出在2020年就为公司回笼资金超40亿元 。截至2023年底,公司每股净资产约为人民币14元左右(按当年末权益估算),而H股股价(约HK$6-7元区间)对应的市净率偏低,市场尚未充分反映公司资产内在价值。此外,公司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人民币148亿元,研发强度从2.6%提升至3.4%,持续的创新投入有望转化为未来价值增值 。总体而言,联想控股多元组合在过去为股东创造了不菲的资产增值,但近期收益率下滑表明短期挑战明显,需要通过优化业务和耐心持有来实现价值回归。
投资前景展望
展望未来,联想控股的投资前景将取决于宏观环境回暖和科技产业趋势的把握。宏观环境方面,国内经济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为实业投资提供了有利契机 。资本市场自2024年以来有所回暖,公司投资业务的公允价值有望随之回升 。管理层预计经过2023年的调整后,2024年公司业绩将显著改善,已预告2024年有望扭亏为盈:全年净利在-8亿元至+3亿元之间,大幅好于2023年的亏损38.74亿元 (注:38.74亿元为2023年归母亏损,下同)。这主要得益于联想集团业绩的大幅增长以及投资板块亏损收窄 。
行业趋势方面,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将是联想控股重点发力的方向。作为国内最早全面布局AI产业链的投资集团之一,联想控股在AI领域的先发优势明显——已投资超200家相关科创企业,并与智谱AI等创新公司深化合作 。这使其有望充分享受本轮AI浪潮的红利。尤其是核心子公司联想集团率先推出全球首款AI PC,成功实现从“PC制造商”向“AI全栈服务商”的转型 。2024年初联想集团公布净利同比翻番、营收高速增长的历史最佳业绩,股价一个月内大涨逾40%,市值突破16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国际投行纷纷上调其目标价,视其为AI时代的“核心资产” 。联想集团作为联想控股最大的利润引擎,业绩和估值的提升将直接增厚联想控股的资产价值,提振市场信心。
公司战略规划方面,联想控股正积极调整布局以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未来公司将更加聚焦“科技创新”主题,利用自身40年产业积累和生态资源,重点投入智能制造、半导体、新能源等国家鼓励的战略性产业 。一方面,公司计划持续推动核心资产的战略转型和价值释放:通过产投结合,赋能被投企业成长为各行业“专精特新”领军者,并择机推动旗下优质企业上市,加速隐性价值显性化 。另一方面,公司将优化财务结构,加快低效资产处置和资金回流,将更多资源倾斜至科技创新领域 。例如,联想控股前瞻技术研究院已聚焦智能传感、新材料、新能源三大前沿技术方向开展项目孵化,瞄准填补AI算力短板的光子芯片、可降解新材料、虚拟电厂算法等前沿课题 。这些举措有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公司长期竞争力。
综合来看,联想控股的投资价值前景偏向谨慎乐观:凭借多元化布局和科创资源,公司有能力在经济回暖和科技升级的周期中恢复增长,实现资产价值重估。不过也需看到,外部仍存在全球经济放缓、产业周期波动、地缘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要求公司持续提升风控能力和运营效率 。如果联想控股能顺应市场趋势,聚焦优势领域并适时优化投资组合,则有望在未来几年逐步改善收益水平,兑现其所蕴含的投资价值,为股东带来更可观的回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科技资产重新估值和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强,联想控股的潜在价值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管理层亦表示将坚定“产业报国、科技创新”的初心,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增长 。因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下,联想控股的投资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