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老牛吃嫩草”,其实精华在下半句,可惜少为人知!

我们都知道,我国一直都是以农业为主,农业占据着主导地位。种地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前不像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劳动力大都是以人为主,但是我们的老祖宗非常聪明,他们驯养很多动物,来充当劳动力,以此来减轻人的负担。其中牛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劳动力,即勤恳又老实,毫无怨言,为我们人类创造了很多财富,因此牛在过去的地位一直很高。

牛天生的吃苦耐劳,因此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我们都知道,牛是食草动物,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一个规律,牛非常喜欢吃嫩草,尤其是那些年老体衰的老牛,那就更是喜欢了,由于老牛上了年纪,消化系统和牙齿都开始老化,如果吃那些干草的话,牙齿咀嚼起来非常费劲不说,也不容易消化,与是对那些嫩草自然情有独钟,于是就总结出来了这句俗语“老牛吃嫩草”,这只是在饲养牲畜时候的一种方法而已。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这句俗语给予了不同的意思,和他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当我们看到一对老夫少妻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嘲笑起来说“老牛吃嫩草”,于是这句话就成为了嘲笑他们的语言。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封建年代,实现的是一夫多妻的制度,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能力养,可以娶多个老婆,因此这种现象在古时候并不奇怪,很多年纪轻轻的花季少女,嫁给了上了年纪的男人,正是由于年龄的悬殊太大,很多女子的婚姻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正是由于这句俗语太经典,因此很多人忽视了下半句,其实精华在下半句,可惜少为人知!这句俗语的下半句是“吃鸡要趁早”,这个吃鸡可不是我们现在玩的吃鸡游戏啊,其实这句和上半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以以动物作比喻来揭示生活,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之处,这多是他们对生活仔细观察的结果,那么我们对这句俗语又该如何理解呢?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因为鸡不仅可以下蛋卖钱,这也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还有就是到了过年可以杀了,改善一下生活。但是如果鸡长得太老的话,他的肉吃着就不那么鲜嫩了,口感不好,难以下咽,也很难嚼烂,所以才会有吃鸡要趁早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疑惑说,那老母鸡的营养价值不是很高吗?没错,那主要是炖汤喝,不是吃肉,它的价值在汤,而不是肉,所以我们要吃鸡肉的话还是要趁早。

在不同的时期,给予这些俗语不同的含义,这句俗语也是在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果断,不要犹豫不决而错过好时机,做事情不可拖拖拉拉,不然一天到头什么都做不好,一事无成,做事情要趁早,勤快起来,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丰富,才会有一个好的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