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进军矿泉水市场,扬言1年达到百亿销售额,恒大冰泉后来如何

2013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爆红,全智贤和金秀贤凭借该剧成为中国市场上的流量明星。恒大冰泉看中这两位演员的巨大影响力,花费巨资请他们拍摄广告。然而,恒大冰泉的水源地——长白山,成为了这次代言事件的导火索。长白山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但一些韩国民众却坚持认为长白山是他们的领土,这种观点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愤怒的舆论压力转向了全智贤和金秀贤,他们选择解约,尽管后续两位明星依然参与了广告的拍摄,但这场风波无疑让恒大冰泉在中国市场的口碑大打折扣。

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恒大冰泉本身的品牌定位过于高端,且未能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尽管它自豪地标榜长白山水源为其品质背书,销量却未见明显突破。恒大为何会选择进军矿泉水市场?这还得追溯到2013年11月10日,恒大冰泉正式亮相的那一天。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约70%的成分都是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80%的疾病与饮水不良密切相关,而50%的儿童死亡也与此有关。正是基于这一全球饮水安全问题,恒大决定进军矿泉水领域。2013年9月,恒大矿泉水集团正式成立,目的不仅是为了提供更安全的饮用水,更是为了开辟新的营收渠道。

恒大冰泉的首次亮相,得到了足球赛事的助力。2013年,广州恒大在亚洲足球联赛中夺得冠军,比赛现场的7万名球迷纷纷穿着红色球衣,胸前的“恒大冰泉”标志格外醒目。人们把恒大的胜利与恒大冰泉的“庇护”联系在一起,这也为恒大冰泉的市场推广打响了第一枪。此时,恒大冰泉似乎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但其成功的背后并不全是高明的战略。

恒大冰泉的市场定位问题逐渐显现。其高端、长寿的理念显然与运动市场的需求并不匹配。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最需要的是迅速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和水分,而不是一个强调“长寿”的品牌。对于晨起一杯水或休闲时刻的饮用,恒大冰泉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它并不适合在运动场上大力推广。

此外,恒大冰泉的瓶子设计也遭到不少消费者的吐槽。许多人表示瓶子过于脆弱,设计简陋,远未达到高端品牌应有的标准。尤其是其包装设计,未能成功传达“长寿”这一品牌理念,反而显得毫无特色,令消费者对其定价产生质疑。

尽管如此,恒大冰泉并未停下探索的步伐。它尝试推出多种不同系列,包括低钠水系列和宝宝水系列。低钠水系列采用了浅绿色设计,略显高端,但同样未能取得市场的认可。而宝宝水系列则以可爱的色彩图案来吸引父母购买,但消费者的反应依然冷淡。尽管恒大冰泉曾获得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声称其口感和质量与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相近,甚至部分指标更优,但其销量依旧远低于一些更具市场认知度的品牌。

恒大冰泉是否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答案是肯定的。在恒大冰泉发布初期,它曾一度热度十足。作为恒大足球队和恒大女排的唯一指定用水,恒大冰泉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范冰冰、成龙等明星代言人也为其代言。然而,尽管恒大砸下近60亿元的营销资金,恒大冰泉的销售额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在市场上形成了较为尴尬的局面。

恒大冰泉的问题也暴露在定价策略上。从最初的5元一瓶到后来的3.5元,它试图通过降价策略来占领市场,但却遭遇了品牌形象的危机。消费者对恒大冰泉的印象逐渐恶化,认为它只是一个依靠低价来“迷惑”消费者的品牌。高品质的水并不需要借助价格战来证明其价值。

尽管如此,恒大冰泉并未彻底放弃。它开始逐步调整战略,力求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丰富的公益活动等方式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2014年12月,恒大冰泉推出“一瓶一码”计划,旨在保证每瓶水的质量与安全,推动亲民路线的进一步发展。此后,恒大冰泉还推出了“步数换水”等公益活动,帮助西部缺水地区的学校,逐步恢复了品牌的形象。

恒大冰泉并没有因为初期的失败而放弃,而是在不断调整和改进中寻找新的机遇。2019年,恒大冰泉的第三座高端水厂——池南水厂建成投产,这标志着其产品进入了玻璃瓶装水的生产阶段,进一步完善了中高端水产品的产业链。

然而,尽管如此,恒大冰泉在矿泉水市场中的表现依然处于低谷。设计简陋、定位不准确、代言人与品牌理念不符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它。恒大冰泉的起点虽然高,但其发展缺乏稳固的根基,最终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尽管如此,恒大冰泉并未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寻求突破。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恒大冰泉向医护人员捐赠了4000箱饮用水,随后又为交警、快递员等一线工作者提供爱心水。恒大冰泉也通过这些公益活动逐渐塑造了一个以健康和关怀为核心的品牌形象。

尽管初期的战略和定位有所偏差,但恒大冰泉在不断的试错和调整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如今,它不再单纯地依赖长寿这一噱头,而是通过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实际行动,逐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