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如何吃

几千年来它在我们国人的餐桌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我们人体提供了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生素B、矿物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食物来源。

在《皇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已经演化为粮食作物的总称,泛指所有粮食作物,而我们习惯上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一般人群每日谷类食物的摄入量为250~400克,其中要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小知识1.全谷物

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米、高粮、青稞、黄米、小米、粟米、荞麦、薏米等,如果加工得当均是全谷物的良好来源。

2.杂豆

是指除了大豆之外的红豆、绿豆、芸豆、花豆等。由于它们淀粉含量较高,常被作为主食看待。

3.薯类

常见的包括马铃薯(土豆)、甘薯(红薯、山芋)、芋头、山药、木薯。

不同人群因为年龄、体力活动强度不同,谷薯类食物的建议摄入量也有所差别。

表1 不同人群谷薯类食物建议摄入量现代营养学证据表明,食物多样化是达到营养均衡的重要途径。同样,我们进食谷类,也不能只吃精米和白面,还要多吃粗杂粮,如小米、玉米、大麦、燕麦、荞麦、高粱等,尤其要多吃未经精细化加工的全谷物。

谷物加工越精细,其升高血糖的作用越强,而全谷物升血糖的作用相对较低,比如精白米饭和燕麦麸的血糖生成指数分别为83和55。对于患有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要格外注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全谷物。除此之外,全谷物相比精制谷物,含有更多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植物甾醇以及植酸和酚类等植物化学物,可为人体提供更加丰富的营养。

大量的人群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谷物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的发生风险。薯类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小提示

全谷物虽好,但因为全谷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植酸,会一定程度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因此粗粮和细粮搭配着吃最好,也即食物要多样化。

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和老年人应注意将粗杂粮进行适当加工,比如混在细粮中进食,以防质地过于粗糙造成消化道损伤。

在日常膳食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增加全谷物和薯类的摄入量呢?

1.粗细搭配

全谷物和杂豆可以作为一日三餐的一部分,比如早餐吃燕麦粥、午餐吃精白米、晚餐吃小米粥和红薯。还可以将全谷物掺在精白米面中制成二米饭或者杂粮馒头。在精白米面中掺入豆类,不仅可以增加口感,还可以起到蛋白质互补、提高必需氨基酸利用率的作用。

2.融入菜肴

可以将杂豆制成可口凉菜,比如将芸豆、花豆、红豆煮熟,添加适当调味品制成凉菜、甜品等。将不同薯类与蔬菜和肉类搭配烹调,比如土豆炖肉、山药炖排骨等。

3.制成零食

将红薯晾晒制成红薯干,利用现代厨具将杂粮制成米糊、饼干。但要注意不宜进食油炸的薯条、薯片等。

文章来源:科普云

原标题:《五谷杂粮如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