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七节 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本节编写思路

本节在电学量、电路连接方式、电路相关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路中能量的转化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能量的观念。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建立时多与机械功和功率相类比,凸显类比的方法。

通过电功与电热的比较,明确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理解各公式的意义与适用条件。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相比较,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正文解读

电熨斗是一个常见的家用电器,也是一个电热设备。

此处的“大家谈”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收集家中的电器铭牌上的标识信息在课堂上交流。

示例 1 可让学生熟悉电功率公式的使用,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电能单位。

示例 2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运算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

示例 3 让学生了解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率的运算,从而更好地理解输入功率、热功率、输出功率的含义。

问题与思考解读

1.参考答案:① 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功率的计算 ② 功率的计算式,适用于力做功的功率计算 ③ 电功率的定义式,电功率的计算均适用 ④⑤ 热功率的计算式,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发热功率的计算??。

命题意图:加深对各公式的理解。

主要素养与水平:能量观念(Ⅰ);科学论证(Ⅱ);科学本质(Ⅰ)。

2.参考答案:R = U2t/W = 2202 ×1 800 ÷(1.452 × 106)Ω = 60 Ω。

命题意图:熟悉电功公式的使用。

主要素养与水平:能量观念(Ⅰ);模型建构(I);科学推理(Ⅱ)。

3.参考答案:W输入 = UIt = 220 × 32× 20 × 60 J = 8.448 × 106 J,W热 = I2Rt = 322 × 0.5 × 20 × 60 J = 6.144 × 105 J,W机 = W输入 – W热 = 7.833 6 × 106 J。

命题意图:非纯电阻电路的计算。

主要素养与水平:能量观念(Ⅱ);模型建构(Ⅱ);科学推理(Ⅱ)。

4.参考答案:约为 2 次。N = W/P·t = 3.6 × 106 ÷ 180 ÷ 420 = 47.6,n = N/24 ≈ 2。

命题意图: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主要素养与水平:能量观念(Ⅰ);模型建构(Ⅰ);科学推理(Ⅰ);社会责任(Ⅰ)。

5.参考答案:(1)该充电宝的能量为 50 W·h,所以可以携带。

(2)14.2 h

命题意图:根据所学知识读懂身边常用电器技术参数的含义,养成安全意识。

主要素养与水平:模型建构(Ⅰ);科学推理(Ⅱ);科学论证(Ⅱ);社会责任(Ⅱ)。

资料链接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功率和效率

直流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旋转机械装置。在生产、工业领域主要运用的是交流电动机,但由于直流电动机有较好的启动和调速性能,常被用在对启动和调速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矿井卷扬机、高速电梯、电动汽车等。

直流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结构如图 14 所示。定子是指直流电动机工作时静止不动的部分,主要包括主磁极、换向极、电刷、机座、端盖和轴承等。转子则是指直流电动机的运动部分,它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磁转矩,从而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部分,因此又被称为电枢,由转轴、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等组成。

主磁极是用来在电动机中产生磁场的,结构如图 15 所示,包括极心和极掌两部分,极心上有励磁绕组,极掌为其下方扩大部分,用来使电机空气隙中磁感应强度分布最为合适。

电枢铁芯为圆柱形,表面有槽,电枢绕组一般由铜线绕成,包上绝缘后嵌入电枢铁芯的槽中。

为了明确电动机中换向器与电刷的作用,我们将直流电动机的主磁极和电枢绕组等部分进行简化,结构如图 16 所示,电刷 A、B 与换向器相连接,电流在电枢绕组中的电流流向为 a → b → f → d,因此产生顺时针的电磁转矩,当 ab 边和 cd 边旋转超过与中轴在同一个水平面后,电刷 A 将与换向器 2 连接,电枢绕组中的电流转变方向,但是产生的电磁转矩不变,使其继续转动。所以,换向器的作用就是改变电枢绕组中的电流,使电磁力维持电枢的转动。

另外,当电枢在磁场中转动时,根据电磁感应,电枢绕组也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一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被称为反电动势。当电动机工作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T 应该与机械负载转矩 T1 与空载损耗转矩 T0 相平衡;当负载增加时,即 T1 增加,此时机械负载转矩 T1 与空载损耗转矩 T0 大于电磁转矩 T,电动机转速将下降,此时电枢中的反电动势也将下降,从而使得电枢电流增加(Ia = \(\frac{{U - E}}{{{R_a}}}\),式中 E 为反电动势,U 为电动机两端电压,Ia、Ra分别为电枢的电流及电阻),若电动机的两端电压不变,则其输入功率将增大。这就表明直流电动机的功率会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在选择电动机时,应该考虑其效率、转速和功率等因素。电动机的效率可用字母“η”表示,等于电动机输出功率 P2 与电动机输入功率 P1 之比的百分数,即 η = (P2/P1) × 100%。

电动机的效率与拖动的负载、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源的电压都有关系。一般直流电动机效率在 80% ~ 85% 左右,负载小时效率低,负载大时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