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固安村街被划分为5类!
统筹乡村空间布局
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统筹考虑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流动等因素,将全县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和保留改善类5 类,精准施策,分类指导。
集聚提升类。主要包括现状产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 地理位置优、风貌环境好的村庄。促进农村居民点集聚或连片建设,完善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农村社区。
城郊融合类。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大清河园区、温泉园区以及各乡镇现状建成区外,城镇开发边界内和临近的村庄。推进村庄在原有村址上进行改造提升,承接城镇功能外溢、实现与城区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特色保护类。包括屈家营村等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突出的村庄。尊重居民生活习惯,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村庄发展良性互动。保护村庄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民居景观风貌,引导住宅特色化改造,培育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搬迁撤并类。包括北京大兴国际机场75分贝及以上噪声区影响范围内的村庄和存在地质灾害风险的村庄。机场噪音区范围内的相关村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要求,稳妥有序推进搬迁安置。地震断裂带和地裂缝涉及的村庄应加强地质变化情况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优化村庄布局。
保留改善类。包括上述分类之外的其他村庄。按照村民实际需要,实施人居环境治理,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该类村庄新增建设用地,有序引导向周边城镇、中心村和新农村社区集聚。
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
根据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坚持节约集约,统筹村庄建设用地布局,科学确定新增建设空间,合理划定村庄建设边界。保障农村村民合理的宅基地建设需求。保障不侵占永久基本农田、不破坏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因地制宜保障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空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农村资源为依托,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优化乡村产业布局。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商贸流通、物流仓储等产业向中心城区、乡镇政府驻地及物流节点等集聚,加强城郊大仓基地等设施布局建设,增强城市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引导农产品初加工、产地直销等产业在区位优势区域合理布局、适度集中。
保障村庄公共设施建设
保障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养老、托幼、殡葬等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需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水、电、路、气、通信和物流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鼓励中心村因地制宜,统筹配置村委会、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室外体育活动场地、托老所、菜市场、快递送达收发室等村庄公共服务设施。
内容来源:固安县人民政府网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